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tóng 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人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23第17康熙字典:頁117第30辭海: 卷1頁2660第3GSR: 第1188.r漢語大字典: 卷1頁0221第04
國語發音:tóng zhuàng
粵語發音:tung4 zung3
唐代發音:*dhung dgung
說文解字:《人部》僮:未冠也。从人童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上平聲・東・同》僮:僮僕又頑也,癡也,又姓漢有交阯刺史僮尹出風俗通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人部・十二》僮:《唐韻》徒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東切,𠀤音同。《說文》未冠也。又《前漢・衞靑傳註》僮者,婢妾之總稱。《史記・貨殖傳》卓王孫家僮八百人。《前漢・張安世傳》僮七百人,皆有手技。《玉篇》僮幼迷荒者。《詩・鄭風》狂僮之狂也且。《傳》狂行僮昏所化也。《廣雅》僮,癡也。今爲童。又無知貌。《揚子・太玄經》物僮然未有知。又竦敬貌。《詩・召南》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又縣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徐,僮,取慮三縣名,屬臨淮郡。又姓。漢交趾刺史僮尹。《鄭樵・族略》卽童姓。或从人,以別其族。《韻會》《說文》童,孥也。僮,幼也。今以僮幼字作童,童僕字作僮,相承失也。
反切:徒紅(《廣韻・上平聲・東・同》)
英文翻譯:page, boy servant

古汉语:


tóng
①<名>兒童;少年。《陳情表》:「內無應門五尺之~。」
②<名>年輕的奴隸或奴僕。《童區寄傳》:「為兩郎~,孰若為一郎~?」【僮僮】盛、多的樣子。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