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wèi 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言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359第4康熙字典:頁1173第12辭海: 卷1頁2516第01GSR: 第523.d漢語大字典: 卷6頁3997第06
國語發音:wèi
粵語發音:wai6
唐代發音:*hiuə̀i
說文解字:《言部》謂:報也。从言胃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去聲・未・胃》謂:言也,吿也。《說文》報也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言部・九》謂: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于貴切,音胃。《說文》報也。《徐曰》謂之是報之也。《廣雅》說也。《廣韻》告也,言也。《增韻》與之言也。《易・乾卦》何謂也。《疏》假設問辭,故言何謂。《詩・召南》求我庶士,迨其謂之。《傳》但相告語而約可定矣。《左傳・昭八年》子盍謂之。又《韻會》事有可稱曰有謂,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無謂。《莊子・齊物論》今我則有謂矣,而未知吾所謂之,其果有謂乎,其果無謂乎。《前漢・景帝紀》姦法與盜,盜甚無謂也。又《正韻》非與之言而稱其人亦曰謂,《論語》子謂子賤,子謂子產,是也。指事而言亦曰謂。《詩・召南》謂行多露,《小雅》謂天蓋高之類,是也。稱其言,亦曰謂。《論語》此之謂也,其斯之謂與,是也。又《正字通》援古釋義而言亦曰謂。《易・臨卦》大君之宜,行中之謂也。《禮・樂記》明聖者述作之謂也。又《爾雅・釋詁》勤也。《詩・小雅》心乎愛矣,遐不謂矣。《箋》謂,勤也。勤思君子也。又《廣雅》使也。《玉篇》信也,道也。又姓。《萬姓統譜》宋有謂準,太平興國登科。《說文》本作𧬴。考證:〔禮樂記,聖明者述作之謂也。〕謹照原文聖明改明聖。
反切:于貴(《廣韻・去聲・未・胃》)
英文翻譯:say, tell; call, name; be called

古汉语:


wèi
①<動>告訴;對……說。《鴻門宴》:「請往~項王,言沛公不敢項王也。」
②<動>說。《石鐘山記》:「因得觀所~石鐘山者。」
③<動>叫做;稱為。《游褒禪山記》:「褒禪山亦~之華山。」
④<動>以為;認為。《赤壁之戰》:「愚~大計不如迎之。」
⑤<動>是;說的是。《醉翁亭記》:「太守~誰?」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