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儿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481第34康熙字典:頁123第02辭海: 卷1頁3120第4GSR: 第487.a漢語大字典: 卷1頁0264第05
國語發音:wù
粵語發音:ngat6
唐代發音:*nguət nguət
說文解字:《儿部》兀:高而上平也。从一在人上。讀若夐。茂陵有兀桑里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入聲・没・兀》兀:髙皃又姓後漢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。五忽切,十六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儿部・儿部》兀: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五忽切,音杌。《說文》兀,高而上平也。从一在人上。又刖足曰兀。《莊子・德充符》魯有兀者叔山無趾,踵見仲尼。仲尼曰:無趾,兀者也。又《柳宗元・晉問篇》乗水潦之波,以入於河而流焉,盪突硉兀。《註》危石也。又兀兀,不動貌。《韓愈・進學解》常兀兀以窮年。又《正韻》臬兀,不安也。亦作卼。《易・困卦》于臲卼。又姓。《韻會》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。又《韻會》或作掘。《莊子・齊物論》掘若槁木。
反切:五忽(《廣韻・入聲・没・兀》)
英文翻譯:to cut off the feet

古汉语:



①<形>高而上平的樣子。《復庵記》:「雷首之山蒼然突~。」
②<形>山無草木,光禿禿的樣子。《阿房宮賦》:「蜀山~,阿房出。」
③<形>不安的樣子。皮日休《孤園寺》:「艇子小且~,緣湖盪白芷。」【兀底】也作「兀的」。這;這個;這樣。同「不」連用時表示反詰,相當於「這豈不」、「怎麼不」。【兀那】指示代詞。那;那個。【兀然】⒈仍然;還是。⒉昏沉的樣子。【兀自】⒈徑自;公然。⒉還;仍然。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