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zhī 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口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40第38頁240第27康熙字典:頁172第05辭海: 卷2頁4340第1GSR: 第865.a漢語大字典: 卷1頁0570第03
國語發音:zhǐ zhī
粵語發音:zek3 zi2
唐代發音:*jǐɛ
說文解字:《只部》只:語巳詞也。从口,象气下引之形。凡只之屬皆从只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上平聲・支・支》只:專辝。又之爾切。打開字典《廣韻・上聲・紙・紙》只:語辤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口部・二》只: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諸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掌氏切,𠀤音紙。《說文》語已詞也。《詩・鄘風》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《左傳・襄二十七年》諸侯歸晉之德只。又《詩・王風》其樂只且。《箋》言其自樂此而已。又《小雅》樂只君子。《箋》只之言是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明有只好仁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章移切《韻會》支移切,𠀤音支。《廣韻》專辭。又《五音集韻》之日切,音質。本之爾切,無質音,今讀若質,俗音新增。又《韻會小補》章忍切,音軫,引集韻云:只通作軹,莊子大宗師,而奚來爲軹。○按《集韻》軹註,𠀤無只通作軹之明文,雖字義相同,實非一字,《韻會》小補非。又《楊氏轉註古音》引《楚辭》大招,白日昭只。只讀作馨,語餘聲。本作𠷓,省作只。○按𠷓、只二字,諸韻書皆分載,音切各別,只𠀤無馨音,楊氏說非。《集韻》亦作𠮡。
反切:章移(《廣韻・上平聲・支・支》)之爾(《廣韻・上平聲・支・支》)諸氏(《廣韻・上聲・紙・紙》)
相同讀音:紙(《四書章句集注・大學章句・大學章句》)
英文翻譯:only, just, simply

古汉语:


zhī
①<助>用於句未,表示感嘆。《詩經·柏舟》:「母也天~!不諒人~!」
②<助>用於句中,無實義。《詩經·樛木》:「樂~君子。」
③<副>僅僅;只有。《林教頭風雪山神廟》:「被林沖趕上,後心~一槍。又搠倒了。」這個意義宋代以前多寫作「祗」。
④<副>一直。《朝天子·詠喇叭》:「~吹的水盡鵝飛罷。」
zhī
①<量>用於船等。《群英會蔣干中計》:「乃命收拾樓船一~。」
②<形>孤單。《竇娥冤》:「可憐我孤身~影無辛眷。」
【注】「只」和「隻」本是兩個字。
Zhī音各義項屬「只」,zhī音各義項屬「隻」。現在「隻」簡化為「只」。【只今】如今;而今。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