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:
部首:口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59第15頁100第45康熙字典:頁172第13辭海: 卷2頁4440第1GSR: 第976.p漢語大字典: 卷1頁0575第02
國語發音:tái yí tāi
粵語發音:ji4 toi4
唐代發音:*təi
說文解字:《口部》台:說也。从口㠯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上平聲・之・飴》台:我也,又姓出姓苑。又音胎。打開字典《廣韻・上平聲・咍・胎》台:三台星又天台山名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口部・二》台:《唐韻》與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盈之切《正韻》延知切,𠀤音怡。《爾雅・釋詁》台,我也。《又》予也。《書・禹貢》祇台德先。《湯誓》非台小子,敢行稱亂。又《說文》悅也。《史記・太史公自序》唐堯遜位,虞舜不台。又《揚子・方言》養也,晉衞燕魏曰台。又失也,宋魯之閒曰台。又《唐韻》土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湯來切,𠀤音胎。《廣韻》三台星。亦作能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司中註》司中三能,三階也。《疏》武陵太守星傳云:三台一名天柱,上台司命爲太尉,中台司中爲司徒,下台司祿爲司空,史漢皆作三能。又姓。北史有台氏。又天台,山名,在會稽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本漢冶縣,宋爲赤城郡,唐攺台州。又《春秋・襄十二年》莒人伐我東鄙,圍台。《註》琅邪費縣南有台亭。《釋文》台,敕才反,又音臺,一音翼之反,三音皆可讀。又《集韻》堂來切,音臺。台背,大老也,通作鮐。《詩・大雅》黃耇台背。《箋》台之言鮐也,大老則背有鮐文。《釋文》台亦讀湯來反。又縣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元菟郡上殷台縣。《又》樂浪郡蠶台縣。又《集韻》台谷,地名。又《集韻》祥吏切,音寺。嗣古作台。《書・舜典》舜讓于德,弗嗣。《今文尚書》作不台。考證:〔《集韻》祥吏切,音寺。古文嗣字。〕謹照原文古文嗣字改嗣古作台。〔《古文尚書》作弗台。〕謹照文選典引註古改今。弗改不。
反切:與之(《廣韻・上平聲・之・飴》)土來(《廣韻・上平聲・咍・胎》)
英文翻譯:platform; unit; term of address
古汉语:
台
tái
①<名>土築的高台,供觀察瞭望用。《老子》:「九層之~,起於累土。」
②<名>古代官署名。如漢代稱尚書為「中台」,御史為「憲台」,謁者為「外台」。
③<名>奴隸的一個等級。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「仆臣~。」
④<名>星名,即三台(六顆星)。古代用「三台」比「三公」(古代最高的官位),因此舊時常用「台」來作為對別人的敬稱。如「兄台」、「台甫」。
yí
①<代>何;什麼。《書·湯誓》:「夏罪其如~?」班固《典引》:「今其如~獨闕也?」
②<代>第一人稱。我;我的。《尚書·說命上》:「朝夕納誨,以輔~德。」
③<形>通「怡」。愉快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「唐堯遜位,虞舜不~。」【辨】亭、臺、榭、樓、閣。「亭」在上古只指旅宿的亭或觀察瞭望用的亭。「園亭」的「亭」的意義是後起的。,它有頂無牆。「臺」的特點是築土很高,也就是一種高壇。「榭」是臺上的房子。「樓」是重屋,上下都可以住人。「閣」是架空的樓,不同於一般的「樓」。
常见问题:
- 台的拼音是什么?
台的拼音是tái .
- 台总共有多少笔?
台总共有笔.
- 台的笔画写法?
台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"查看分步写法"按钮查看.
- 台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?
本页即是台的书写练习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