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:
部首:口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291第53康熙字典:頁197第18辭海: 卷2頁8230第4GSR: 第205.a漢語大字典: 卷1頁0660第02
國語發音:shàn
粵語發音:sin6
唐代發音:*zhiɛ̌n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上聲・獮・善》善:良也,大也,佳也。《說文》作譱言也,又姓。《吕氏春秋》云:善卷堯師。常演切,十一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口部・九》善:〔古文〕譱𦎍𠾄𧮟《廣韻》常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上演切,𠀤音蟺。《說文》吉也。《玉篇》大也。《廣韻》良也,佳也。《書・湯誥》天道福善禍淫。又《詩・鄘風》女子善懷。《箋》善,猶多也。《禮・文王世子》嘗饌善,則世子亦能食。《註》善謂多于前。又《禮・曲禮・入國不馳註》馳善躙人也。《疏》善猶好也,車馳則好行刺人也。又《禮・王制註》善士謂命士也。又《禮・學記》相觀而善之謂摩。《疏》善猶解也。又《禮・少儀》問道藝,曰:子習于某乎,子善于某乎。《疏》道難,故稱習。藝易,故稱善。又《前漢・西域傳》鄯善國,本名樓蘭王。又與單通。《前漢・匈奴傳》單于曰善于。又《廣韻》姓也。《呂氏春秋》善卷,堯師。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時戰切,音繕。《毛氏曰》凡善惡之善則上聲,彼善而善之則去聲。《孟子》王如善之是也。○按《玉篇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善字俱無去聲。又《正字通》與人交讙曰友善。《史記・刺客傳》田光曰:所善荊卿可使也。又與膳通。《莊子・至樂篇》具太牢以爲善。《集韻》或作嬗。
反切:常演(《廣韻・上聲・獮・善》)
英文翻譯:good, virtuous, charitable, kind
古汉语:
善
shàn
①<形>好;善良。《〈論語〉六則》:「擇其~者而從之,其不~者而改之。」《〈論語〉十則》:「願無伐~,無施勞。」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「晉鄙聽,大~;不聽,可使擊之。」【又】<動>具有傑出的(驚人的)成就。《墨池記》:「羲之之書晚乃~。」【又】<形意動>認為……好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「良數以《太公兵法》說沛公,沛公~之。」
②<動>喜歡;羨慕。《歸去來兮辭》:「~万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。」《陌上桑》:「羅敷~蠶桑,採桑城南隅。」
③<形>表示讚許。同意的應答之詞。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:「王曰:『~。』乃下令。」
④<名>好的行為;長處。《墨池記》:「惟王君之心,豈愛人之~,雖一能為以廢,而因為及其跡邪?」《原毀》:「一~易能也。」
⑤<動>親善;友好。《鴻門宴》:「楚左尹項伯者,項羽季父也,素~留侯張良。」
⑥<動>善於;擅長。《勸學》:「君子生非異也,~假於物也。」《賣油翁》:「陳康肅公堯咨~射。」
⑦<副>好好地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「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,秦王必喜而~見臣。」
⑧<形>熟悉。《林黛玉進賈府》:「我看着面~,心裡就算是舊相識。」
⑨<動>通「繕」。修治;整理。《庖丁解牛》:「~刀而藏之。」
常见问题:
- 善的拼音是什么?
善的拼音是shàn .
- 善总共有多少笔?
善总共有笔.
- 善的笔画写法?
善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"查看分步写法"按钮查看.
- 善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?
本页即是善的书写练习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