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zuò 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土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306第37頁420第52康熙字典:頁225第15辭海: 卷3頁1710第1GSR: 第12.a漢語大字典: 卷1頁0423第12
國語發音:zuò
粵語發音:co5 zo6
唐代發音:*dzhuɑ̀ *dzhuɑ̌
說文解字:《土部》坐:止也。从土,从畱省。土,所止也。此與畱同意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上聲・果・坐》坐:《釋名》云:坐挫也,骨節挫屈也。徂果切,二。打開字典《廣韻・去聲・過・座》坐:被罪。又藏果切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土部・四》坐:〔古文〕㘸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徂臥切,音座。行之對也。《禮・曲禮》坐如尸。《又》虛坐盡後,食坐盡前。又便坐,別坐之處。《前漢・文翁傳》在便坐受事。又《後漢・宣秉傳》秉修高節,光武特拜御史中丞,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,京師謂之三獨坐。又猶守也。《左傳・桓十二年》楚伐絞,軍其南門。絞人爭出,驅楚役徒于山中。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,大敗之。又古者謂跪爲坐。《禮・曲禮》先生琴瑟書策在前,坐而遷之。《註》坐,跪也。又《律》有罪坐。《前漢・文帝紀》除收帑相坐律令。又罪人對理曰坐。《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鍼莊子爲坐。又釋氏大坐曰跏趺。《蓮華經》結跏趺坐。又與座通。《前漢・梅福傳》當戸牖之法坐。《註》正座也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。又《集韻》徂果切,音睉。義同。○按坐有上去二音,字韻諸書訓註皆同,惟《轉註古音》坐註引《史記》高帝紀,遂坐上坐。《正義》云:前坐字,在果反,後坐字,在臥反。《字彙》行坐之坐讀上聲,非。《正字通》謂坐字在上聲者,叶音也,亦非。本作𡋲。《說文》从土,从畱省,土所止也。隷作坐。考證:〔《左傳・桓十二年》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其山下,大敗之。〕謹照原文覆其山下改爲覆諸山下。〔本作𡊎。《說文》从土从留省,土所止也。〕謹照說文𡊎改𡋲。留改畱。
反切:才臥(《四書章句集注・論語集注・先進第十一》)徂果(《廣韻・上聲・果・坐》)徂臥(《廣韻・去聲・過・座》)藏果(《廣韻・去聲・過・座》)
英文翻譯:sit; seat; ride, travel by

古汉语:


zuò
①<動>坐。古人席地而坐,兩膝着地,臂部靠在腳後跟上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秦王~章台見相如。」
②<動>坐(在座位上)。《口技》:「口技人~屏障,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。」
③<名>座位。《鴻門宴》:「項王則受璧,置之~上。」這個意義後來寫作「座」。
④<動>犯罪;因……犯罪;犯……罪。《晏子使楚》:「王曰:『何~?』曰:『~盜。』」
⑤<動>牽連治罪。《蘇武傳》:「副罪,當相~。」
⑥<動>訴訟時在法官面前對質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三年》:「晉人使邾大夫~。」
⑦<動>駐守。《左傳·桓公二十三年》:「楚人~其北門。」
⑧<動>坐待;坐等。《馮婉貞》:「與其~而待亡,孰若起而拯之。」
⑨<介>因為;由於。《山行》:「停車~愛楓林晚。」
⑩<副>空;徒然。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》:「~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。」
⑾<副>恰好。林逋《易從師山亭》:「西村渡口人煙晚,~見漁舟兩兩歸。」
⑿<副>即將。柳宗元《早梅》:「寒英~銷落,何用慰遠客。」【坐大】自然強大。【坐法】犯法而處罰。【坐化】佛教用語,指和尚盤膝端坐而死。【坐食】不勞而食。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