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:
部首:巾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176第17康熙字典:頁333第12辭海: 卷4頁7720第1GSR: 第725.e漢語大字典: 卷1頁0744第01
國語發音:cháng
粵語發音:soeng4
唐代發音:*zhiɑng
說文解字:《巾部》常:下帬也。从巾尚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下平聲・陽・常》常:倍尋曰常又官名《漢書》曰: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景帝六年更名太常也。《釋名》云:九旂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,亦姓出河内漢有常惠。市羊切,十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巾部・八》常:《唐韻》市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辰羊切,𠀤音裳。《玉篇》恆也。《正韻》久也。《易・坤卦》後得主而有常。《繫辭》動靜有常。《詩・周頌》𨻰常于時夏。《箋》謂𨻰久長之功,於是夏而歌之。《朱傳》謂君臣父子之常道。又五常。《書・舜典愼徽五典傳》五典,五常之敎,父義,母慈,兄友,弟恭,子孝。又《五品傳》五品,謂五常。《疏》此事可常行,乃爲五常耳。又神名。《荀子・九家易》兌爲常,西方之神也。又地名。《詩・魯頌》居常與許。《傳》常許,魯南鄙西鄙也。又州名。《隋書・地理志》毗陵郡平𨻰置常州。又山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常山郡。《註》恆山在西,避漢文帝諱,故改曰常山。又水名。《史記・夏本紀》常衞旣從。《註》常水,出常山上曲陽縣。《書・禹貢》作恆。又旂名。《周禮・春官》司常掌九旗之物名,日月爲常。《又》王建大常。《釋名》日月爲常。謂畫日月於其端,天子所建,言常明也。又常服。《詩・小雅》載是常服。《傳》日月爲常服,戎服也。又《廣韻》倍尋曰常。又車戟名。《釋名》車戟曰常,長丈六尺,車上所持也。八尺曰尋,倍尋曰常,故曰常也。又木名。《爾雅・釋木》常棣。《註》關西棣樹,子如櫻桃,可食。《詩・小雅》彼爾維何,維常之華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出河內。《前漢・常惠傳》惠,太原人,甘露中爲右將軍。又與裳同。《說文》下帬也。《徐鉉曰》下直而垂,象巾,故从巾。今文作裳。考證:〔《周禮・春官》司常掌九旂之物名,日月爲常。《又》王建太常。〕謹照原文旂改旗太改大。
反切:市羊(《廣韻・下平聲・陽・常》)
英文翻譯:common, normal, frequent, regular
古汉语:
常
cháng
①<形>永久的;固定的。《師說》:「聖人無~師。」《促織》:「有華陰令,欲媚上官,以一頭進,試使斗而才,因責~供。」
②<名>規律;準則。《荀子·天論》:「天行有~,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。」
③<形>平常;普通。《馬說》:「且欲與~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」《采草藥》:「蓋~理也。」
④<名>平日;平時。《張衡傳》:「~從容淡靜,不好交接俗人。」
⑤<副>經常;常常。《伶官傳序》:「夫禍患~積於忽微,而智勇多困於所溺。」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「贏聞晉鄙之兵符~在王臥內。」
⑥<量>長度單位,古代八尺為尋,兩尋為常。《韓非子·五蠹》:「布帛尋~,庸人不釋。」
⑦通「嘗」。曾;曾經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「項伯~殺人,從良匿。」(良:張良。)【常典】1.常例,正常的法度。2.經典。【常流】1.長河。常,通「長」。司馬遷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「寧赴~而葬乎江魚腹中耳。」2.河流的正道。《史記·河渠書》:「延道弛兮離~,蛟龍騁兮方遠遊。」3.平庸之輩。《晉書·習鑿齒傳》:「瑣瑣~,碌碌凡士,焉足以感其方寸哉。」【常式】1.固定的制度。《管子·君臣下》:「國有~,故法不隱,則下無怨心。」2.典範;法式;常規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「群臣誦功,請刻於石,表垂於~。」【常侍】經常侍從君主的官員,秦漢有中常侍,魏晉有散騎常侍,隋唐內侍省有內常侍。
常见问题:
- 常的拼音是什么?
常的拼音是cháng .
- 常总共有多少笔?
常总共有笔.
- 常的笔画写法?
常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"查看分步写法"按钮查看.
- 常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?
本页即是常的书写练习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