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yǐn 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弓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276第32頁392第29康熙字典:頁356第08辭海: 卷4頁9960第1GSR: 第371.a漢語大字典: 卷2頁0988第05
國語發音:yǐn
粵語發音:jan5
唐代發音:*ǐn
說文解字:《弓部》引:開弓也。从弓、丨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上聲・軫・引》引:《爾雅》云:長也。《說文》曰:開弓也,余忍切,又徐刄切,十四。打開字典《廣韻・去聲・震・𦙍》引:又羊忍切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弓部・弓部》引:〔古文〕㧈《唐韻》余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以忍切,𠀤音蚓。《說文》開弓也。《徐鉉曰》象引弓之形。《周禮・冬官考工記》維體防之,引之中參。又《廣雅》演也。《易・繫辭》引而伸之。又《爾雅・釋詁》長也。《釋訓》子子孫孫引無極也。《書・梓材》引養引恬。又相牽曰引。《禮・檀弓》喪服,兄弟之子,猶子也。蓋引而進之也。《註》牽引進之,同于己子。《史記・秦始皇紀》諸生轉相告引。又《集韻》導也。《史記・韓長孺傳》奉引墮車,蹇。《註》爲天子導引而墮車,跛。又卻也。《禮・玉藻》侍坐,則必退席。不退,則必引而去君之黨。《註》引,卻也。又相薦達曰引。《史記・魏其侯傳》兩人相爲引重。《註》相薦達爲聲勢。《後漢・張皓王龔傳論》顯登者以貴塗易引。又服氣法曰道引。《莊子・刻意篇》道引之士,養形之人。《史記・留侯世家》道引不食穀。又治疾法有撟引。《史記・扁鵲傳》鑱石撟引。《註》謂爲按摩之法,夭撟引身,如熊顧鳥伸也。又十丈爲引。《前漢・律歷志》其法用竹爲引,高一分,廣六分,長十丈。引者,信也。《註》信讀曰伸,言其長。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羊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羊進切,𠀤蚓去聲。《集韻》牽牛綍也。《禮・檀弓》弔於葬者,必執引。《疏》引,柩車索也。又《集韻》一曰曲引。《蔡邕・琴操》有思歸引。又引古作𢪉。
反切:余忍(《廣韻・上聲・軫・引》)徐刄(《廣韻・上聲・軫・引》)羊晉(《廣韻・去聲・震・𦙍》)羊忍(《廣韻・去聲・震・𦙍》)
英文翻譯:to pull, draw out, attract; to stretch

古汉语:


yǐn
①<動>拉開(弓)。《塞翁失馬》:「丁壯者~弦而戰。」
②<動>延長;伸長。《三峽》:「常有高猿長嘯,屬~淒異。」
③<動>拉;牽引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左右欲~相如去。」
④<動>延請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乃設九賓禮於廷,~趙使者藺相如。」
⑤<動>帶領。《垓下之戰》:「項王乃復~兵而東。」
⑥<動>招出;牽連。《蘇武傳》:「虞常果~張勝。」
⑦<動>拿;舉。《歸去來兮辭》:「~壺觴以自酌。」
⑧<動>招引;引來。《蘭亭集序》:「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~以為流觴曲水。」
⑨<動>避開;退卻。《赤壁之戰》:「操軍不利,~次江北。」
⑩<動>掉轉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相如~車避匿。」
⑾<動>延長;延續。子子孫孫,忽替引之。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:「子子孫孫,忽替~之。」
⑿<動>伸着。《中山狼傳》:「~首顧曰。」
⒀<動>援引;引錄;引用。《出師表》:「不宜妄自菲薄,~喻失義。」
⒁<動>薦舉。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傳》:「兩人相為~重,其游如父子然。」
⒂<動>承認;承擔。《三國志·吳志》:「權~咎責躬。」今有「引咎辭職」。
⒃<量>長度單位。古代以十丈為一引。
⒄<名>序言。《滕王閣序》:「敢竭鄙懷,恭疏經~。」【引決】自殺。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