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náo 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手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156第2頁299第44康熙字典:頁454第08辭海: 卷5頁9150第1GSR: 第1164.s漢語大字典: 卷3頁1952第14
國語發音:náo
粵語發音:naau4 naau5
唐代發音:nǎu
說文解字:《手部》撓:擾也。从手堯聲。一曰捄也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下平聲・豪・蒿》撓:攪也。又奴巧切。打開字典《廣韻・上聲・巧・㺒》撓:撓亂。又音蒿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手部・十二》撓:《唐韻》奴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女巧切,𠀤鐃上聲。《說文》擾也。《釋名》物繁則相雜撓也。《左傳・成十三年》撓亂我同盟。《註》乃卯反。或作摎。又《說文》一曰捄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尼交切,音鐃。抓也,搔也,亦擾也。又屈也。《孟子》不膚撓。《趙岐註》讀平聲。或作𢪼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女敎切,音鬧。義同。《左傳・成二年》畏君之震,師徒撓敗。《史記・酷吏傳》所愛者,撓法活之。《前漢・劉向傳》不撓衆枉。又《唐韻》呼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高切,𠀤音蒿。攪也。《前漢・鼂錯傳》匈奴之衆易撓亂也。《註》火高反,其字从手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爾紹切,音繞。亦屈也。與揉同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人要切,饒去聲。纏也。與繞同。《史記・太史公自序》名家苛察繳繞。或作撓。又《集韻》馨幺切,音嘵。撓挑,宛轉也。《正字通》撓橈,从手从木,古互通。與鐃从金,音同義異。考證:〔《前漢・劉向傳》守正不撓。〕謹照原文獨處守正爲句,不撓衆枉爲句。謹據改爲不撓衆枉。
反切:呼毛(《廣韻・下平聲・豪・蒿》)奴巧(《廣韻・下平聲・豪・蒿》)奴巧(《廣韻・上聲・巧・㺒》)
英文翻譯:scratch; disturb, bother; submit

古汉语:


náo
①<動>攪和;攪動。《荀子·議兵》:「以桀詐堯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~沸。」
②<動>擾亂;阻撓。《馮婉貞》:「於是眾人竭力~之。」
③<動>困擾。《教戰守策》:「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民,又~以軍法,則民將不安。」
④<動>彎曲,比喻屈服。《<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:「以堅毅不~之精神,與民賊相搏。」【撓北】潰敗;敗走。【撓弱】懦弱無能。【撓志】屈從。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