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jiàn 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水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227第35頁335第19康熙字典:頁647第14辭海: 卷8頁2920第1GSR: 第611.f漢語大字典: 卷3頁1717第03
國語發音:jiàn chán jiān qián
粵語發音:zim1 zim6
唐代發音:*dzhiɛ̌m
說文解字:《水部》漸:水。出丹陽黟南蠻中,東入海。从水斬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下平聲・鹽・尖》漸:入也,漬也。又慈染切。打開字典《廣韻・上聲・琰・漸》漸:漸次也,進也,稍也,事之端先覩之始也,地理志有漸江今之浙江也。慈染切,十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水部・十一》漸:《唐韻》慈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疾染切《正韻》秦冉切,𠀤𥕌上聲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丹陽黟南蠻中,東入海。又漸次也,進也,稍也,事之端先覩之始也。《易・漸卦正義》漸者,不速之名。凡物有變移,徐而不速,謂之漸。又通作蔪。《書・禹貢》草木漸包。《釋文》如字,本又作蔪。《字林》才冉反,草之相包裹也。又《集韻》鋤銜切,音鑱。與巉通。高也。或作嶄。《詩・小雅》漸漸之石,維其高矣。又側銜切,音𪗂。流貌。《楚辭・九章》涕漸漸兮。又《廣韻》子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將廉切,𠀤音尖。流入也。《書・禹貢》東漸于海。又漬也,濕也。《詩・衞風》漸車帷裳。又浸也,染也。《前漢・董仲舒傳》漸民以仁。又臺名。《水經注》太液池中有漸臺,三十丈。又星名。《甘氏星經》漸臺四星,屬織女東足。又《集韻》子艷切,音𡄑。漸洳,溼貌也。又之列切,音折。同浙。江名。又《類篇》慈鹽切,音潛。涉水也。與潛通。《書・洪範》沉潛剛克。《左傳》《史記》皆作沉漸。考證:〔通作蔪。《書・禹貢》草木漸包。《傳》如字,本又作蔪。〕謹照原書傳字改釋文。
反切:子廉(《廣韻・下平聲・鹽・尖》)慈染(《廣韻・下平聲・鹽・尖》)慈染(《廣韻・上聲・琰・漸》)
英文翻譯:gradually

古汉语:


jiān
①<動>浸漬;浸泡。《勸學》:「蘭槐之根是為芷,其~之滫,君子不近,庶人不服。」
②<動>浸濕;沾濕。《詩經·衛風·氓》:「淇水湯湯,~車帷裳。」
③<動>浸染;沾染。《漢書·龔遂傳》:「今大王親近群小,~漬邪惡。」
④<動>逐漸傳入。宋應星《天工開物·蔗種》:「今蜀中盛種,亦自西域~來也。」
jiàn
①<動>漸進;逐步發展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「非一旦一夕之故也,其~久矣。」
②<副>逐漸;漸漸。《醉翁亭記》:「~聞水聲潺潺。」
③<名>苗頭;事物發展的開端。《教戰守策》:「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,以為生事擾民,~不可長。」【漸澤】低濕之地。【漸冉】逐漸,時光一點一點地過去。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