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:
部首:火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497第1康熙字典:頁669第16辭海: 卷8頁4440第6GSR: 第291.d漢語大字典: 卷3頁2201第12
國語發音:liè
粵語發音:lit6
唐代發音:*liɛt
說文解字:《火部》烈:火猛也。从火𠛱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入聲・薛・列》烈:光也,業也,又忠烈又猛也,熱也,火也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火部・六》烈:〔古文〕煭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良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力蘖切,𠀤音列。《說文》火猛也。《玉篇》熱也。《書・胤征》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又《詩・鄭風》火烈具舉。《傳》烈,列也。《箋》列人持火具舉,言衆同心。又《爾雅・釋詁》烈,業也。《書・伊訓》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。《傳》湯有功烈之祖,故稱焉。又《詩・小雅》烝衎烈祖。《箋》烈,美也。又《爾雅・釋詁》烈,光也。《詩・周頌》休有烈光。又《爾雅・釋訓》烈烈,威也。《詩・小雅》烈烈征師。《箋》烈烈,威武貌。又《詩・小雅》憂心烈烈。《箋》烈烈,憂貌。又《詩・小雅》南山烈烈。《傳》烈烈然至難也。《疏》値時寒甚,視南山則烈烈然,愴其至役之勞苦,而情以爲至難也。又《爾雅・釋詁》烈,餘也。《註》𨻰鄭之閒曰烈。《揚子・方言》晉衞之閒曰烈。又《詩・大雅・雲漢序》宣王承厲王之烈。《箋》烈,餘也。又《孟子》於今爲烈,如之何其受之。《註》於今爲烈烈明法,如之何受其餽也。又《韻會》毒也。《前漢・公孫弘傳》若湯之旱,則桀之餘烈也。又《戰國策》聞弦者,音烈而高飛。《註》烈,猛也。又《揚子・方言》烈,暴也。《史記・酷吏傳》皆以酷烈爲聲。又《諡法》有功安民曰烈。秉德遵業曰烈。又《集韻》忠烈也。《韻會》剛正曰烈。《史記・伯夷傳》烈士徇名。又《聶政傳》乃其𡛷亦烈女也。又《爾雅・釋草疏》本草,石芸味甘。一名螫烈。又《通典・兵制》五人爲烈,烈有頭目。詳火字註。又姓。《拾遺記》烈裔工畫。又與裂通。《前漢・王莽傳》軍人分烈莽身支節。又《唐韻正》古音例。《詩・豳風》一之日觱發,二之日栗烈。無衣無褐,何以卒歲。《傳》栗烈,寒氣也。又《大雅》載燔載烈,以興嗣歲。《傳》貫之加于火曰烈。《楊戲楊季休贊》征南厚重,征西忠克,統時選士,猛將之烈。《註》克,苦代反。◎按字彙引此云:叶力質切。非。朱子於詩七月生民烈字,俱云:叶力制反。唐韻正直以爲古音例。所引經傳子集甚詳,皆確有明據,應从之。又與厲通。《詩・大雅》烈假不瑕。《釋文》烈,鄭作厲。力世反。又《禮・祭法》厲山氏之有天下也。《註》厲山氏炎帝也。起于厲山,或曰烈山氏。魯語作列山。左傳作烈山。《水經注》賜水西逕厲鄕南,水南有重山,卽烈山也。山下一穴,相傳神農所生處,故禮謂之烈山氏。《唐韻正》莊子齊物論,厲風濟,則衆竅爲虛。厲卽烈字。又音賴。見《詩・大雅・烈假註》鄭虔讀。又與冽通。《詩・小雅》有冽氿泉。《疏》七月云:二之日栗冽,是冽爲寒氣也。《說文》本作𤉩。
反切:良辥(《廣韻・入聲・薛・列》)
英文翻譯:fiery, violent, vehement, ardent
古汉语:
烈
liè
①<形>火勢猛。【引】猛烈;強烈。《赤壁之戰》:「火~風猛,船往如箭。」《送東陽馬生序》:「窮冬~風,大雪深數尺。」
②<動>放火燒;燃燒。《竇娥冤》:「你去那受刑法屍骸上~些紙錢。」
③<名>功績;功業。《過秦論》:「奮六世之餘~,振長策而御宇內。」
④<名>威力。《秋聲賦》:「其所以摧敗零落者,乃一氣之餘~。」
⑤<形>壯烈;剛毅。《譚嗣同》:「嗚呼,~矣。」
⑥<形>厲害;嚴重。《病梅館記》:「文人畫士這禍之~至此哉。」【烈士】⒈指重義輕生的剛強之人。⒉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。⒊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人。【死祖】對祖先的敬稱。烈,功業顯赫。
常见问题:
- 烈的拼音是什么?
烈的拼音是liè .
- 烈总共有多少笔?
烈总共有笔.
- 烈的笔画写法?
烈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"查看分步写法"按钮查看.
- 烈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?
本页即是烈的书写练习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