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shèng 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皿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192第2頁431第30康熙字典:頁794第20辭海: 卷9頁3950第5GSR: 第818.i漢語大字典: 卷4頁2562第04
國語發音:shèng chéng
粵語發音:sing4 sing6
唐代發音:*zhiɛ̀ng
說文解字:《皿部》盛: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。从皿成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下平聲・清・成》盛:盛受也,黍稷在器也。又時正切。打開字典《廣韻・去聲・勁・盛》盛:多也,長也,又姓後漢西羌傳有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。承正切。又音成。三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皿部・七》盛:《唐韻》氏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征切,𠀤音成。《說文》黍稷在器中,以祀者也。《書・泰誓》犧牲粢盛。《傳》黍稷曰粢,在器曰盛。《周禮・天官》甸師掌帥其屬,耕耨王藉,以共齍盛。《註》謂黍稷稻粱之屬,可盛簠簋者。又器名。《左傳・哀十三年》旨酒一盛。《註》一器也。《禮・喪大記》食粥於盛不盥。《註》謂今時杯杅也。又《廣韻》受也。《詩・召南》于以盛之,維筐及筥。《古今注》城者,盛也,所以盛受民物也。又成也。《周禮・冬官考工記》白盛。《註》盛之言成也。以蜃灰堊牆,所以飾成宮室。又盛服,嚴飾也。《左傳・宣二年》宣子盛服將朝。《註》盛,音成。本或作成。又防隄也。《爾雅・釋山》山如防者盛。《疏》盛,讀如粢盛之盛,形嶞而高峻,若黍稷之在器也。又山名。《前漢・郊祀志》日主祠盛山。《註》在東萊不夜縣。《註》盛,音成。又國名。《公羊傳・隱五年》秋衞師入盛。《註》盛,音成。《左傳》作郕。又《唐韻》丞政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正切,𠀤成去聲。《博雅》多也。《廣韻》長也。《增韻》大也。茂也。《易・繫辭》日新之謂盛德。《禮・月令》生氣方盛,陽氣發泄。《中庸》官盛任使。《史記・循吏傳》世俗盛美。《呂氏春秋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。又極也。《莊子・德充符》平者水停之盛也。又猶嘉也。《張衡・東京賦》盛夏后之致美,爰敬恭於神明。又受物曰盛。《前漢・東方朔傳》壷者,所以盛也。《師古註》叶音去聲。又地名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南巡狩至於盛唐。《魏書・神元帝紀》魏始祖遷於定襄之盛樂。又姓。《後漢・西羌傳》北海太守盛苞,其先姓奭,避元帝諱,改姓盛。一曰周穆王時盛國之後。《穆天子傳》姬姓也。盛柏之子也。天子賜之。上姬之長,是曰盛門。《註》盛,國名,盛姬,王同姓也。
反切:是征(《廣韻・下平聲・清・成》)時正(《廣韻・下平聲・清・成》)承正(《廣韻・去聲・勁・盛》)
相同讀音:成(《四書章句集注・孟子集注・滕文公章句下》)成(《四書章句集注・孟子集注・滕文公章句下》)成(《四書章句集注・孟子集注・盡心章句下》)
英文翻譯:abundant, flourishing; contain; fill

古汉语:


shèng
①<形>興盛;旺盛。《伶官傳序》:「~衰之理,雖曰天命,豈非人事哉。」
②<形>多;大量;茂盛。《采草藥》:「山寺桃花始~開。」
③<形>大;盛大。《滕王閣序》:「勝地不常,~筵難再。」【形】程度深;範圍廣;規模大。《活板》:「板印書籍,唐人尚未~為之。」
④<形>充足;充沛。《答李翊書》:「氣~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。」
⑤<形>好;美好。《教戰守策》:「及至後世,用迂儒之議,以去兵為王者之~節。」
⑥<副>極;非常。《中山狼傳》:「已而簡子至,求狼弗得,~怒。」
chéng
①<名>放在器皿里用來祭祀的穀物。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:「奉~以告。」
②<動>把東西放進器物中。《伶官傳序》:「請其矢,~以錦囊,負而前驅。」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