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:
部首:足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487第25康熙字典:頁1223第09辭海: 卷1頁2884第04GSR: 第276.b漢語大字典: 卷6頁3694第02
國語發音:bá bèi
粵語發音:bat6
唐代發音:bhɑt
說文解字:《足部》跋:蹎跋也。从足犮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入聲・末・跋》跋:跋躠行皃又躐也。蒲撥切,二十五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足部・五》跋: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蒲撥切,音魃。《說文》蹎跋也。《玉篇》跋𨇨,行貌。《詩・鄘風》大夫跋涉。《傳》草行曰跋,水行曰涉。《釋文》韓詩云:不由蹊遂而涉曰跋。又《詩・豳風》狼跋其胡。《傳》跋,躐也。又《類篇》本也。《禮・曲禮》燭不見跋。《註》跋,本也。《疏》本,把處也。又《前漢・揚雄傳》跋犀犛。《註》張晏曰:跋,躡也。師古曰:反戾也。又《後漢・崔駰傳》黎共奮以跋扈兮。《註》跋扈,强梁也。又《篇海》足後爲跋。故書文字後曰跋。又姓。《五代名畫補遺》跋異,汧陽人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北末切,音撥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博蓋切,音貝。與䟺同。詳䟺字註。又《韻補》叶蒲麥切。《蘇軾・趙康靖公𥓓銘》遂授以政,歷佐三葉。濟于艱難,不疐不跋。
反切:蒲撥(《廣韻・入聲・末・跋》)
英文翻譯:go by foot; epilogue, colophon
古汉语:
跋
bá
①<動>翻山越嶺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「~山川。」
②<動>踏;踩。《進學解》:「~前躓後,動輒得咎。」
③<名>一種文體,寫在書籍或文章之後,用來評價內容或說明寫作經過。
④<形>專橫.范曄《後漢書·袁紹傳》:「而遂乘資~扈,肆行酷烈割剝元元,殘賢害善。」
常见问题:
- 跋的拼音是什么?
跋的拼音是bá .
- 跋总共有多少笔?
跋总共有笔.
- 跋的笔画写法?
跋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"查看分步写法"按钮查看.
- 跋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?
本页即是跋的书写练习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