》在线书写练习

查看笔顺

拼音: 笔画: 部首:



康熙字典:

部首:足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456第20頁457第27康熙字典:頁1233第36辭海: 卷1頁2942第07GSR: 第1093.b漢語大字典: 卷6頁3740第12
國語發音:cù zú
粵語發音:cuk1
唐代發音:*tziuk tsiuk
說文解字:《足部》蹴:躡也。从足就聲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入聲・屋・鼀》蹴:蹋蹴。打開字典《廣韻・入聲・屋・蹙》蹴:蹋也。又七六切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足部・十二》蹴: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子六切,音噈。《說文》躡也。《孟子》蹴爾而與之。《趙岐註》蹴,蹋也。《後漢・梁冀傳》六博蹴鞠。《註》《劉向・別錄》蹴鞠者,傳言黃帝時所作。或曰起戰國時。《類篇》或作蹙。又《廣韻》七宿切《集韻》七六切,𠀤音䙘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𠀤就六切,音摵。蹴然,敬貌。
反切:七宿(《廣韻・入聲・屋・鼀》)子六(《廣韻・入聲・屋・蹙》)七六(《廣韻・入聲・屋・蹙》)
英文翻譯:kick; tread on; leap; solemn

古汉语:



①<動>踩;踏。《漢書·賈誼傳》:「~其芻者有罰。」(芻:餵牲畜的草。)成語有「一蹴而就」。
②<動>踢。《漢書·枚乘傳》:「臨山澤,弋獵射馭狗馬。……~鞠刻鏤。」(弋獵:射獵。鞠:古代的一種皮球。)
③<形>不安。見「蹴蹴」、「蹴然」。【蹴蹴】驚悚不安。《莊子·天運》:「子貢~然立不安。」【蹴鞠】也作「蹴踘」、「蹋鞠」、「蹹鞠」。踢球。古代軍中習武之戲。【蹴然】形容局促不安。《莊子·寓言》:「陽子~變容曰:『敬聞命矣。』」

常见问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