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:
部首:鼎
字典出處:宋本廣韻:頁319第40康熙字典:頁1525第08辭海: 卷1頁5656第04GSR: 第834.a漢語大字典: 卷7頁4740第01
國語發音:dǐng zhēn
粵語發音:ding2
唐代發音:*děng
說文解字:《鼎部》鼎: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。昔禹收九牧之金,鑄鼎荆山之下,入山林川澤,螭魅蝄蜽,莫能逢之,以協承天休。《易》卦:巽木於下者為鼎,象析木以炊也。籒文以鼎為貞字。凡鼎之屬皆从鼎。
宋本廣韻:《廣韻・上聲・迥・頂》鼎:《說文》云: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。
康熙字典:《康熙字典・鼎部・鼎部》鼎:〔古文〕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都挺切,音頂。《說文》鼎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。昔禹收九牧之金,鑄鼎荆山之下。《玉篇》鼎,所以熟食器也。《左傳・宣三年》昔夏之方有德也,遠方圖物,貢金九牧,鑄鼎象物,百物而爲之備,使民知神姦,故民入川澤山林,不逢不若,螭魅罔兩莫能逢之。《周禮・天官・膳夫》王日一舉鼎,十有二物,皆有俎。《鄭註》鼎有十二,牢鼎九,陪鼎三。又《周易卦名》巽下離上之卦。又《正韻》鼎,當也。又方也。《前漢・賈誼傳》天子春秋鼎盛。又鼎鼎,大舒也。《禮・檀弓》喪事鼎鼎爾,則小人。《疏》形體寬慢也。又周鼎,星名。見《步天歌》。又湖名。《史記・封禪書》黃帝鑄鼎於荆山,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。又州名。宋朗州攺鼎州。又城門名。《後漢・郡國志》雒陽東城曰鼎門。《註》九鼎所後入。又維舟曰鼎。《揚子・方言》維之謂之鼎。又官名。《前漢・東方朔傳》夏育爲鼎官。《註》鼎官,今殿前舉鼎者也。又姓。未將鼎澧。又人名。《西京雜記》鼎,匡衡小名也。又《前漢・匡衡傳註》張晏曰:匡衡少時字鼎,長乃易字稚圭,世所傳衡與貢禹書,上言衡狀報,下言匡鼎白,知是字也。《又》無說詩匡鼎來。《註》服虔曰:鼎,猶言當也,若言匡且來也。○按服虔註誤。又《前漢・賈捐之傳》捐之復短石顯。楊興曰:顯鼎貴。《註》如淳曰:言方且欲貴矣。鼎音釘。師古曰:讀如字。又叶他經切,音汀。《左思・吳都賦》精若耀星,聲若雷霆。名藏於山經,形鏤於夏鼎。考證:〔《周禮・天官・膳夫》王旦舉。〕謹按旦字乃日一二字之譌。謹照原文改爲王日一舉。
反切:都挺(《廣韻・上聲・迥・頂》)
英文翻譯:large, three-legged bronze caldron
古汉语:
鼎
dǐng
①<名>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多圓形三足兩耳。《察今》:「嘗一脟肉,而知一鑊之味,一~之調。」
②<名>常以鼎足之形比喻三方並立。《赤壁之戰》:「如此,則荊吳之勢強,~足之形成矣。」
③<名>古代曾把鼎作為傳國之寶,於是用它代表寶器。喻指王位、帝位等。《毛遂自薦》:「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趙重於九~大呂。」《阿房宮賦》:「~鐺玉石金塊珠礫,棄擲邐迤。」
④<名>三足香爐。《促織》:「問者爇香於~,再拜。」
⑤<形>顯赫。左思《吳都賦》:「高門~貴。」【鼎鼎】⒈蹉跎。⒉盛大。【鼎甲】豪門望族。科舉考試名列一甲的前三人,即狀元、榜眼、探花。【鼎食】列鼎而食,指奢華的生活。
常见问题:
- 鼎的拼音是什么?
鼎的拼音是dǐng .
- 鼎总共有多少笔?
鼎总共有笔.
- 鼎的笔画写法?
鼎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"查看分步写法"按钮查看.
- 鼎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?
本页即是鼎的书写练习网站